湖南新闻

三下乡之走入田间 走向村民

时间:2023-07-10 17:48:06   作者:gyx200329   来源:湖南教育科学   阅读:8926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本网讯(通讯员郭雨欣谢彪)2023年7月7日,是邵阳学院暑假三下乡“芙蓉学子·乡村振兴”公益计划志愿服务团队活动的第二天。像之前一样,早上7点多,开始新一天的下乡调研之旅。志愿者们准备好调查问卷和宣传手册,就迎着太阳出发,沿着蜿蜒的山道,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。此次活动围绕的主题是:...

本网讯(通讯员 郭雨欣 谢彪)202377日,是邵阳学院暑假三下乡芙蓉学子·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志愿服务团队活动的第二天。像之前一样,早上7点多,开始新一天的下乡调研之旅。志愿者们准备好调查问卷和宣传手册,就迎着太阳出发,沿着蜿蜒的山道,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。此次活动围绕的主题是:普法下乡,环境保护,厕所改革。经过此次调研,团队得出以下结论:

一、农村群体是法律意识最为薄弱的社会群体,同时也是人数最多的群体,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最为关键。为此应将农村普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。

二、普法之路,教育先行。在本次普法活动中发现:越是文化水平高的人越有利于懂得或接受法律知识。法律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,它的理解需要文化知识做铺垫,把法律一昧的俗语话只会损害法律的严谨性,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。为此要想普法首先要把教育搞起来。

   三、普法对象应以青少年为主,中年人次之,老年人最后。当前法律资源是有限的,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好的普法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。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普法的对象成为普法的主体。众所周知,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,总的来说年轻人这一群体比青壮年、老年人群体文化素养有所提高。同时,青少年思想意识开放,进取心强,正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,同样渴求法律知识。为此将青少年培养成普法的主体是一个明智之举。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知识,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其他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法律知识,通过为青少年普及法律活动切实可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。

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,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标准的总和。在我国,实行依法治国,就是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、行政机关、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,要按照表达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。它既需要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完善的行政执法、司法、监督体系,又需要人们的法律意识、法制观念的逐步提高。

从现在开始,每个人都应该学法知法懂法,让自己的人生更成功辉煌。从小懂法、识法、用法,时时刻刻保持理智,不要再风浪中迷失方向。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,多一份理解、多一份爱心,明天将会更好!

三下乡之走入田间 走向村民 图1

图为志愿者在村部文化墙前合影。通讯员 李文博 摄

三下乡之走入田间 走向村民 图2

图为志愿者在采访利群村村民。通讯员 李文博 摄

三下乡之走入田间 走向村民 图3

图为志愿者在发放宣传手册。通讯员 赵雅婷 摄


相关评论
本站所有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湘ICP备1201498号   投搞邮箱: hnjykx@163.com 微信号:Hnjykx

Copyright 湖南教育科学 2022, 版权所有 www.hnjykx.com